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厦门市金融工作委员会
厦门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索 引 号 | XM00147-09-01-2024-012 | 主题分类 | 提案议案 |
发布机构 |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4-08-07 |
文 号 | 厦委金办函〔2024〕41号 | 有效性 | |
标 题: |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110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110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民建厦门市委:
《建议将厦门打造成类金融业人工智能开发应用产业聚集地》(第20241106号)由我单位会同市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审批管理局、火炬管委会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服务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加快建设金融强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进一步提升区域金融中心影响力的必备要素之一。本提案深入剖析了我市类金融业金融科技的现状和发展的相关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我办高度重视建议内容,结合相关工作措施和成效,认真总结并经研究吸纳相关部门的意见后,梳理形成提案办理情况。
二、措施与成效
(一)完善金融科技产业布局
以“两岸金融中心”片区作为金融科技核心启动区,整合区内厦门软件园、金融机构总部等业务及技术资源,促进各类要素联动。支持思明区打造嘉晟国际大厦、特房波特曼财富中心、瑞达国际金融中心等金融园区,集聚金融科技创新业态,已有建信金科(厦门事业群、大数据中心、基础技术中心)、卡拉支付等金融科技头部企业和细分领域创新型企业进驻。此外,京东、滴滴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在厦门发起设立互联网融资担保公司,依托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以科技手段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大数据风控、平台用户深度分析,现已成长为我市互联网融资担保标杆企业。
(二)“财政+金融”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创新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引进财政、国企资金参与出资,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一是与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合作设立基金,培育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市产业投资基金已参股15只可投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参股基金,已投资渊亭科技、纵目科技、硕橙科技等我市人工智能企业,投资金额达到17亿元。二是设立增信基金和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增资扩产。增信基金累计为瑞为信息、罗普特等19家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信用融资增信近3亿元;技术创新基金累计为美亚柏科、狄耐克等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融资4.75亿元。
(三)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支持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建设,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示范项目。一是北辰山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厦门国际银行发起)秉承“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的宗旨,整合中小银行、地方金融组织、金融科技企业的技术力量,加快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成员数量已突破50家,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金融机构成员总资产超4.8万亿元。二是思明区加快建设鹭江供应链金融创新中心,由金融科技代表企业、供应链企业、区属国企共同发起,联动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探索推广供应链赋能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模式,于2024年3月推出我市供应链金融团体标准。
(四)积极推广金融科技创新模式
聚焦两岸金融、金融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应用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广金融科技创新模式。一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创新赛事。厦门银行连续举办两届“厦门银行杯”海峡两岸大学生金融创新创意大赛,累计吸引129名台湾学生参赛,有效促进两岸高校、两岸青年交流。厦门国际银行连续举办四届“厦门国际银行杯”金融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来自全国250个金融科技初创企业、高校团队参与,推动我市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建立对接。二是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试点。自2021年福建省获批开展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以来,我市累计4个创新应用项目入选,占全省50%,通过项目试点形式支持部分金融机构先行先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水平,不断增强金融行业的科技适应性,为实体产业提供多层次的融资支持。三是持续推广金融科技优化台胞台企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厦门银行推出台胞人脸识别金融服务、台湾手机号开通手机银行等首创场景,有效提升台胞支付便利化水平。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开通厦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知创厦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同时为企业提供免费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把知识产权保护助企法律服务送上门,打通政企互动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目前,金融科技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行业标准,存在同质化技术产品多、成本高,良莠不齐、质量难以辨别的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地方金融组织对金融科技产品的应用。下一步,我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产业培育。持续做好金融科技企业引进培育工作,重点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细分领域的新锐企业,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新经济企业合作设立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平台等,提升科技板块专业经营能力,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为地方金融组织应用金融科技提供优质产品输出。
二是深化行业交流。支持厦门国际银行、厦门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组织办好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等赛事交流活动,通过行业技术评选发现、推广一批优质金融科技项目,促进金融科技项目与地方金融组织形成对接,并鼓励地方金融组织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策划生成创新项目。
三是用好财政资金。扩大供应链协作基金、技术创新基金和增信基金规模,鼓励合作银行拓宽科技创新运用场景,服务产业发展,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功能,促进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专此函复。
领导署名:朱庆华
联 系 人:林汇文
联系电话:0592-2853813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7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95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37号闽ICP备20013063号
版权所有: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