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47-09-01-2024-009 主题分类 提案议案
发布机构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4-08-07
文 号 厦委金办函〔2024〕47号 有效性
标 题: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107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107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107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8-07 19:07
字号: 分享:

民建界别活动小组:

  《关于厦门在两岸经贸融合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建议》(第20241072号)由我单位会同厦门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自贸委、市委台办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助力厦门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做大做强对台金融服务业,本提案提出鼓励自贸试验区扩大对台先行先试、优化台商台企信用评估、推动优质台企在大陆上市等建议,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我办高度重视提案办理,结合相关工作措施和成效,认真总结并经研究吸纳相关部门的意见后,梳理形成提案办理情况。

  二、措施与成效

  (一)持续扩大对台金融先行先试

  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23〕9号,以下简称《通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作为试点自贸区,对外资(含台资)金融机构参与新金融服务试点实施开放政策。按照《通知》要求,如允许中资金融机构开展某项新金融服务,则应允许试点地区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同类服务。金融管理部门可依职权确定开展此项新金融服务的机构类型和机构性质,并要求开展此项服务需获得许可。此外,我市实施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等工作,也探索积极引进外资和台资试点金融机构参与。

  在引进培育台资金融机构方面。一是构建全国独有的全牌照两岸合资金融机构体系。全市现有两岸合资金融机构12家,先后创下两岸金融合作多个“第一”: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费金融)、首家引进台资战略投资的大陆城商行(厦门银行)、首家进入大陆取得开业许可的台湾保险公司(君龙人寿)、首支全国台商共同参与基金(台商海峡两岸产业基金)。其中,厦门银行在2020年于上交所主板实现上市,成为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全国首家台资背景的A股上市银行。二是积极推动台商基金集聚发展。聚焦我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市区产业引导基金吸引和撬动台商基金落地。优化“照前会商”综合研判工作机制,精简台商基金落地流程,支持厦门自贸试验区在全市先行试点开展台商基金落地综合研判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落地3只台商基金,其中金景合晟、华犇智造两只台商基金规模合计3.2亿元。此外,全国台企联牵头在我市发起设立首只全国台商共同参与基金——台商海峡两岸产业投资基金,规模7.8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台商基金总规模达51.46亿元。

  (二)创新台胞台企信用征信服务

  多措并举解决台胞台企信用征信难融资难问题。一是“一行四局”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厦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台胞台企征信服务的相关措施,提升台胞台企征信服务水平,助力我市在两岸经贸融合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二是发挥地方增信基金融资担保作用,推动在市融资增信基金框架下,设立2只台商增信基金,利用增信基金杠杆放大台资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联合厦门自贸委等部门设立厦门自贸区台资和航运物流企业融资增信基金,首批基金规模为2000万元;推动集美区推出全省首只针对台青融资增信基金,并进一步扩大至全体台商,基金规模为1亿元。三是在福建全省推广“台企台胞金融信用证书”,通过对信用较好的台企台胞颁发金融信用证书,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持证台企台胞出台金融优惠措施,提升对台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我市累计有114家台企和146名台胞获得“台企台胞金融信用证书”,有10家银行共计出台28项优惠措施,推动持证台企台胞贷款余额达112亿元。此外,“台企台胞金融信用证书”纳入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实施方案和我市“白鹭分”评价体系,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三)推进两岸资本市场互联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与全国性资本市场合作联动,发展服务台企的股份交易市场体系,构建台企创业投资、上市培育、融资服务等全过程服务链。目前,三大证券交易所均已在我市建立服务基地。为加强两岸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服务,我市联合三大证券交易所举办台企上市培训班、“企业服务日”等活动,开展“一对一”辅导;组建资本市场工作专家库,为企业上市提供免费问诊服务。上线“厦门市企业上市服务云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全流程线上化,实施“一张信用报告代替75家部门合规证明”改革,推动60%的企业上市政策奖励实现“免申即享”,优化上市全过程服务链。

  我市现有台企上市公司8家,占全省境内上市台企数的89%,占全国比重超12%,另有台资上市后备企业5家;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挂牌企业7家,展示企业超1200家,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双向挂牌展示”合作企业766家。其中,台企星宸科技从交易所受理到过会不到半年时间,创下福建省境内上市最快过会记录。

  (四)支持台企特色金融服务

  截至2023年末,辖内银行对台企各项贷款余额259.7亿元,其中对小微台企贷款余额62.84亿元,比年初大幅增长51.61%。例如:厦门银行推出“台农贷”“两岸通速汇”“台胞专属信用卡”等大陆首创台胞专属金融产品,台胞专属信用卡累计发行7557张,成为福建省针对台胞发放信用卡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累计授信金额4.16亿元;推出台胞人脸识别金融服务、台湾地区手机号码签约手机银行等功能(大陆首创),提升台胞支付便利化水平。出口信保和厦门银行共同推出跨行业合作的“两岸信保通”融合产品,通过银行信贷和保险产品的结合,有效解决台资出口企业信贷资金缺乏问题,且融资币种更为灵活,允许多币种融资,有效节约企业融资成本,为推动普惠金融在惠台领域深化探索提供创新支持。

  (五)提供台企政策性奖励与补助

  目前,我市已成立大陆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一事一议”扶持重点台企,支持台企同等参评各类产业奖补政策。依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若干措施的通知》(厦府规〔2021〕11号)及各区相关上市政策,仅2020年以来,我市已为星宸科技、宸展光电、建霖家居、金圆统一证券等多家台资企业提供上市相关奖补资金超1700万元,营造有利于台资企业质量提升、扎根发展的营商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推动计划

  提案建议引进台资背景的台商台企信用评估机构,因开展信用评估需要人民银行批复金融牌照,目前我市还没有正式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下一步,我办将会同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积极争取推动引进服务台商台企的特色信用评估机构,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两岸资本市场互通。推动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不断创新优化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模式,鼓励台资企业通过“台资板”进行挂牌展示,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符合条件的我市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挂牌支持力度,依托沪深北交易所厦门基地持续开展台资企业上市专题培训,拓宽台企股权融资渠道。

  二是持续优化对台金融服务。加大力度调查了解台资金融机构和企业诉求,持续深化对台金融领域开放;积极用好用足融资增信基金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融资支持力度,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好融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对台业务创新,重点聚焦台胞台企的金融需求、应用痛点等方面,开发或提供更多具有两岸融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来厦台胞台企扎根解决后顾之忧。

  三是加强台商台企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打造政策、平台、金融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台商台企信用评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台资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以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推动企业征信机构落地厦门,提升辖区征信服务有效供给。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专此函复。

  领导署名:朱庆华

  联 系 人:陈  瑜

  联系电话:0592-2853823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8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

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95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37号闽ICP备20013063号

版权所有: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